現時,不少港人以各種方法為退休作好財務準備,包括強積金(MPF)、儲蓄及額外投資,目的是為了創造退休後的可持續收入來源。宏利投資管理的研究顯示,在職港人退休後的收入將低於目前收入的三分之一。此數據來自宏利投資管理最新推出的退休收入估算機,幫助大眾根據目前年齡、薪金和及可投資資產(包括他們的強積金供款),估算他們在退休期間每月可獲得的收入。
退休收入估算機將團隊對資本市場前景的假設和領先的投資組合數據,整合到我們先進的數學模型及蒙地卡羅模擬法中,估算出退休後人們有信心達到的每月收入金額。透過退休收入估算機,我們研究了四種香港在職人士的情況,結果顯示他們的預期收入將遠低於目前的收入水平:
情景一︰事業剛剛起飛
年齡︰32 每月收入︰ 29,200 港元 總投資資產︰ 750,000 港元
退休後預期每月收入︰9,200 港元
情景二︰一對育有子女的雙職夫婦
伴侶A年齡︰42 每月收入︰ 62,500 港元 總投資資產︰ 150 萬港元
伴侶B年齡︰37 每月收入︰ 41,700 港元 總投資資產︰100 萬港元
退休後預期每月收入合計︰22,800 港元
情景三:事業有成的單身人士
年齡︰52 每月收入︰166,700 港元 總投資資產︰400 萬港元
退休後預期每月收入︰22,800 港元
情景四︰一對即將退休的雙職夫婦
伴侶 A年齡︰64歲 每月收入︰83,300 港元 總投資資產︰200 萬港元
伴侶B年齡︰62歲 每月收入︰20,800 港元 總投資資產︰ 200 萬港元
退休後預期每月收入合計︰14,300 港元
宏利投資管理委託機構進行的另一項調查發現,香港人預計平均每月需要 21,287 港元才能在退休後維持舒適的生活。由此可見,他們「理想」的退休收入金額事實上為他們目前的收入水平高約73%。
香港人的預期退休開支與現時財政狀況所能實現的退休收入顯然存在巨大差距。香港乃至整個亞洲各國都面臨著收窄這一差距的挑戰。隨著通脹升温、醫療費用和日常生活必需品價格持續上漲,他們的退休儲蓄和收入將日漸遭到侵蝕。那些有意在年滿 65 歲後一次性提取退休儲蓄的人很可能沒有足夠應付退休的資金。這反映人們有迫切需要更妥善地規劃他們的財務狀況,並在退休時利用有效的方式獲得持續的收入。
通脹一直是退休策劃的主要考慮因素,最近世界各地的市場都看到了通脹對民生造成的潛在不利影響。
長遠而言,高通脹帶來的挑戰之一是大幅降低投資組合的購買力。受到通脹加上去全球化趨勢、人口結構逆轉、更高的實際利率和宏觀經濟波動加劇等影響,令以傳統方法創造可持續回報和收益變得具有挑戰性。
投資者在規劃退休時應考慮以長期收益為主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策略。這使他們能夠從高收益資產中尋求和獲取可持續的收入,有機會受惠各地區及行業中出現的資本增值機會,創造高於通脹的實際收益。
One of the challenges with high inflation is it could heavily discount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an investment portfolio over a longer period. Inflation, coupled with de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 reversals, higher real interest rates and increased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will create a challenging environment for generating sustainable returns and yields through traditional means.
One way to counter these issues is to consider long-term income-oriented and diversified multi-asset strategies when planning for retirement. This allows people to seek and capture sustainable income from higher yielding assets, as well as benefit from capital appreciation opportunities that may arise across geographies and sectors which can produce real returns on top of inflation.
按此了解更多關於退休收入估算機及宏觀經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