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各基金公司的市場觀點。
聯儲局在三月份會議一如預期加息25點子。正如我們一直以來強調,由經濟增長所推動的通脹及利率上升,整體有利於實物資產價值,從而有助支持房託的基本因素。由於房託的派息可以隨着經濟增長而上升,歷史上一直有助對沖通脹。
美國上一輪加息週期,即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間,亞洲房託錄得43%總回報1,跑贏亞洲股票同期錄得29%總回報1 。
當然,市場憂慮近期地緣政治衝突令食物及能源通脹升溫,或影響央行的利率政策,我們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亞洲房託的關鍵投資主題仍然是物業營運數據復甦、收益改善及能見度上升,特別是環球各國將於2022年陸續重新開放邊境。
亞太區主要房託市場當中,我們繼續看好新加坡市場的相對估值及重啟復甦主題。新加坡經濟持續造好,去年第四季經濟按年增長 6.1%2,領先亞太區主要房託市場。當現時的 Omicron 疫情達到頂峰及消退,新加坡政府預期將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來放寬社交和旅遊限制,預期將對當地房託有利。
香港的Omicron變種病毒個案急增,本港房託市場普遍疲弱。繼2021年派發5,000港元消費券後,香港政府宣布將在2022年發放新一輪10,000港元消費券,其中5,000港元將於四月派發,餘額將在2022年中派發。此舉能夠緩解零售業主的壓力,因為預計他們將在當局收緊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後向租戶提供租金優惠。
在現時情況下,我們認為香港的社區商場業務相對穩定並較具防守性,因為其收入來主要來自民生必需消費項目,而不倚靠旅客。
1 彭博,截至2022年3月16日。亞洲房託以富時/EPRA Nareit 亞洲除日本指數(上限)代表;亞洲股票以MSCI亞洲除日本總回報指數代表。表現基於月度數據計算。
2 彭博,截至2022年3月16日。
受到俄烏衝突,以及美國展開加息周期影響,亞洲股票市場高低起伏。但亞洲派息股表現仍然相對強韌,受經濟及企業盈利增長支持。
烏克蘭境內持續的衝突與其他國家對俄羅斯的回應措施,正加劇環球石油,天然氣及其他商品短缺,令不少市場的通脹壓力上升並削弱歐洲經濟前景。地緣政冶不明朗因素或會在短期內持續,但我們相信亞洲經濟將繼續重啟,企業盈利增長支持加上吸引估值,可望利好區內派息股表現。
我們認為有三類股息主題值得關注:
維持多元分散仍是本策略的重點之一,在游刃不同市況的同時,靈活把握不同股息機遇。按股息主題劃分,我們目前較多部署於價值股,把握加息下的機遇。從地區角度看,香港,新加坡及澳洲一般有較多入息機遇,繼續佔較高比重。
本刊所載資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發售或邀請認購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本刊所載資料均來自被視為可靠之來源,惟閣下應自行核實有關資料。預測、推算及其他前瞻性陳述均建基於現時之看法及預期,僅供說明之用,以顯示可能出現的情況。鑑於預測、推算及其他前瞻性陳述本身均附帶不確定性及風險,故實際情況、結果及表現均可能與所反映或構想的情況出現重大落差。本策略採取主動管理模式,組合的投資項目、類別比重、分布及所採取的槓桿作用由投資經理酌情決定,可隨時變動而不作另行通知。
投資涉及風險。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請參閱銷售文件所載詳情,包括風險因素。本文件未經證監會審閱,由摩根基金(亞洲)有限公司刊發。
聯儲局在三月份會議一如預期加息25點子,但出乎市場預料暗示2022年將再加息六次,相當於在今年餘下的政策會議每次加息25點子。
歷史上,優先證券對利率的敏感度較低。在對上兩輪加息周期,即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和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優先證券分別累積升10%和10.4%1。優先證券在加息周期表現良好,因為:
1. 較高的票面息率提供額外利差(Carry),可以較大程度上彌補債價在利率上升時的跌幅。
2. 票息為「定息轉浮息」的優先證券能在加息期間提供票息保障,並降低整體組合的存續期。
3. 優先證券市場以金融機構發行人為主,它們能受惠於加息周期。
儘管加息環境有利於優先證券,但烏克蘭的地緣政治衝突削弱投資者的預期,帶來經濟不確定性。不過,大市最近反覆波動帶來買入優質優先證券的機會。面對各種阻力,我們認為建構一個收益率吸引的優質投資組合至為重要,當波動性下降時,能為回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我們仍看好整體市場前景,因為優先證券通常由資產負債表強勁的優秀公司發行,我們預計今年的投資者需求殷切及供應減少,可令市場逐步回穩。而在央行的寬鬆政策和強勁的投資者需求支持下,我們亦仍然看好整體的企業基本因素。
優先證券能提供吸引的收益率及降低利率風險,同時有對沖通脹的潛力以及令投資組合更為多元。在投資者更願意在傳統固定收入以外尋找投資工具的前題下,優先證券已成為具吸引力的另類選擇。
1 彭博,數據截至2022年3月16日。
在2022年首兩個月,高收益債市錄得跌幅,原因是投資者擔心通脹持續及滯脹風險增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了市場波動。不過,與歐洲市場相比,美國的高收益債市對烏克蘭危機的反應相對平靜。
美國高收益債市受到三大因素所支持。首先是信貸基本因素穩健:淨槓桿比率處於歷史低位、利率覆蓋比率創歷史新高,且現金結餘充足。第二個因素是,俄烏衝突並未對美國高收益債市造成重大影響。很多中型及較小型發行商的業務基本上面向國內,較少受到全球事件所影響。第三個因素與能源行業有關。這個行業的基本因素穩健且表現出眾,為廣泛高收益債市提供重大支持。能源行業在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所佔比重逾13%1。
此外,美國高收益債券的供需狀況受到技術性因素支持。年初至今,高收益債券的新發行量減少逾60%。在2021年,市場環境強勁讓企業能夠再融資,因此很多發行商面對目前的波動市況選擇採取觀望態度。除此之外,一些高收益債券獲上調評級,脫離高收益領域,變為投資級別債券。
然而,投資者仍需保持審慎。面對地緣政治局勢、通脹趨勢及聯儲局政策立場與其對收益率曲線的影響變得更不明朗,我們認為流動性是關鍵。此外,通脹與信貸基本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我們正密切關注利潤率及行業表現。總括而言,謹慎選擇債券仍是關鍵。
1 資料來源:富達國際,2022年3月9日
美國聯儲局在3月議息會議上上調政策利率25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新的利率點陣圖顯示,2022年底基準聯邦基金利率的中位數預測約為1.9%,並將在2023年進一步升至約2.8%。我們認為,鑑於今年通脹率遠高於早前預測的4.3%水平,聯儲局暗示將加快緊縮步伐1。
我們仍然認為政策官員對高通脹的關注,最終會被增長放緩或其他滯脹因素(增長下降,而通脹上升)的憂慮所代替。我們相信地緣政治事件和滯脹前景暫時不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然而,俄烏衝突迅速惡化及各國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可能大幅削弱全球經濟(須視符衝突規模和持續時間)。
現時的全球收益率上升,信貸息差擴闊和股市下跌,收益投資者可以把握機會考慮投資於多元資產收益方案。投資組合將繼續靈活投資於不同的資本領域和地區,以取得派息率2。
固定收益:高收益信貸為主,對比較高質素的債券,其加息敏感度較低,存續期亦較短。信貸風險(違約)仍是這個資產類別的主要風險,因此並無受到聯儲局為通脹趨升而加息的顯著影響。
股票:已發展市場的股票廣泛分佈於不同行業,有助駕馭今年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幅。此外,增長型和價值型股票,更有助偏向防守。
出售期權:戰術性運出售期權策略,備兌認購期權或現金抵押認沽期權可以賺取潛在期權金。
若現時的地緣政治事件和滯漲不會引發嚴重經濟衰退,我們認為美國高收益市場有潛力帶來優於股票等風險資產的較佳表現,因為它在通脹趨升的環境下提供較高的回報。此外,美國高收益債券的違約機會較低,因為該類債券中石油和天然氣佔比較大,亦受惠於相對較強勁的美國經濟。不過,投資者仍要密切注視聯儲局收緊流動性之下,金融業有否出現去槓桿的跡象。
1 資料來源:彭博,數據截至2022年3月18日。
2 資料來源: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2年2月28日。有關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持倉的資料為歷史數據,並不代表未來。數字經修正後,總計可能並不相等於100%。分散投資或資產配置並不保證能取得利潤,亦不能保障在任何市況下不會出現虧損。
1 資料來源:亞洲多元資產方案團隊,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2年3月。就日後發生的事件、目標、管理規定或其他估計所作出的預測或其他前瞻性陳述,只顯示至所示日期。概不保證有關事件將會發生,而當有關事件發生時,結果或與本文所述出現顯著差異。
免責聲名 -季度資產配置觀點
宏利投資管理是宏利金融的環球財富及資產管理分部。宏利投資管理乃根據其認為可靠的來源編匯或得出本文件的資料及/或分析,惟對其準確性、正確性、有用性及完整性概不發表任何聲明,對因使用有關資料及/或分析而引致的任何損失亦概不負責。有關組合的投資項目、資產分配或於不同國家分布的投資均屬過往的資料,並非日後投資組合的指標,日後的投資組合將有所改變。宏利投資管理、其聯屬公司或彼等之任何董事、高級職員或僱員,對任何人士倚賴或不倚賴本文件所載資料行事而引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損害或任何其他後果,概不承擔法律責任或其他責任。
本文件的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代表宏利投資管理向任何人士提出買賣任何證券的建議、專業意見、要約或邀請。本文件的資料不得視為現時或過去的建議,或游說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採納任何投資策略的要約。本文件所載的所有資料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或任何投資或策略適用於閣下個別情況的聲明,或構成向閣下提出的個人建議。本文件所載的經濟趨勢分析並非預示未來的任何投資表現結果。本文件內容由宏利投資管理編製,當中的觀點為撰寫文件當日的意見,並可予以更改。過往回報並不預示未來業績。投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本金。閣下在考慮任何投資時,如對所採取的行動有任何疑問,應諮詢專業顧問的意見。
專有資料-請注意:未取得宏利投資管理的事先批准前,不得以任何形式及基於任何目的,向第三方複製、分派、傳閱、發佈、刊登或披露本文件的全部或部份內容。
本文件由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並未審閱此文件。
免責聲名及重要事項 -季度基金經理觀點
相關資料由相關基金公司擬備,僅供參考用途。本文件內容以公眾一般可以取得,並來自合理地視為可靠來源的資料為依據。這些內容乃按「現狀」的基礎下提供,亦未經獨立核實。本文件所載的預測及意見僅屬一般市場評論,並不構成招攬、推薦、投資建議或回報保證。
該等預測及意見可予以更改而無須通知,亦不應構成任何投資產品或市場的建議。相關文章所載的意見並不代表宏利投資管理的意見。
宏利投資管理對其準確性、正確性、有用性及完整性概不發表任何聲明,對因使用本文件所載資料及/或分析而引致的任何損失亦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