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2022
可持續發展與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已成為許多亞洲投資者日益看重的首要考慮因素。隨著各地政府及決策官員陸續推出更多與ESG議題有關的新規例,公司及組合經理勢必須為此作出相應調整。然而,在這股急速的文化轉變洪流下,許多投資者仍須努力追趕。本文將解釋何謂ESG投資,以及其對投資者有何意義。
ESG投資一般的定義是:把一個或多個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因素納入投資決策流程和積極擁有權的任何策略。雖然ESG投資可以多種不同的形式,並以不同的名稱進行,包括可持續投資及社會責任投資,但歸根究柢,這些策略都是假設自然環境的健康、社區的社會基建設施狀況,以及公司的管理方式,均可在創造價值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將ESG風險分析納入研究相當重要,有助了解投資的真正價值、降低風險及發掘新的投資機會。
下文將仔細剖析構成ESG的三個因素,以及其如何影響投資決策:
隨著社會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及其他威脅等環境風險的意識加深,透過稅務或監管變動以加強對污染者罰則的情況日增。因此,ESG表現有所提升或較佳的公司,將被視為擁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業務模式。新產品和服務有助促進經濟加速邁向更潔淨低碳的目標,從而釋出重大商機。
公司面對的監管可能日趨嚴格,如未能妥善管理這些關係,可能面對具重要價值的業務夥伴、人才及其他持份者疏離的風險。相反,能夠與持份者維持最良好關係的公司,不但可建立穩健的價值鏈,同時能夠繼續保持在社會變革的最前端。
雖然公司奉行良好企業行為可能會產生營運及披露相關的成本,但同時有助公司提升效率、加強持份者的信任、降低公司層面的尾端風險,並可享其他長期利益。
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了解ESG的三個因素
環境 |
社會 |
企業管治 |
• 氣候變化 |
• 健康與安全 • 勞資關係 • 多元性 • 人權 • 尊重社區 • 其他持份者期望 |
• 董事會組成及監督 • 行政人員薪酬:結構、表現指標和監督 • 少數股東權益保障 • 資本管理、股息支付及攤薄 • 企業行動(例如併購)及企業策略 |
視乎特定策略而定,ESG投資的目標是使投資組合與一系列道德或個人價值觀保持一致,並產生可衡量的社會及環境成果。此外,可持續投資可為投資者提供資訊優勢,讓他們能夠評估公司在日後面對ESG衝擊時,其業務模式繼續長期營運的可行性,不論這些衝擊是源於內部(例如停工、污染事件或水資源短缺)或外部(例如監管變動或投資者偏好改變)。透過檢視公司的ESG事件紀錄,投資者可從中發掘具價值的資訊,藉此標記出一些可能影響股價的問題,包括公司策略的漏洞、管治結構不足或決策失誤。
ESG投資帶來的最明顯優勢,是助您把個人價值觀和信念與金融投資組合保持一致,使投資組合在長期更符合您的需要。從金融角度來看,有一些研究顯示,在投資決策流程整合ESG分析的投資組合,表現優於沒有整合有關分析的投資組合。在過去十年間,一項研究發現考慮ESG準則的基金較非ESG基金的壽命為長,而且表現較佳。另一項研究反映,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等市場加劇波動期間,ESG基金依然表現強韌。運用ESG思維進行投資,亦可讓您早著先機,因為監管機構對公司披露ESG風險的要求日增,為那些已作出披露的公司帶來額外價值。
另一方面,ESG投資也存在一些需要考慮的潛在缺點。舉例說,可持續投資或許意味您需要從石油等若干行業撤資,因此,若這些行業表現出色,可能令投資組合的表現受影響。同樣重要的是,您需要審慎挑選ESG策略和基金,因為隨著ESG投資日趨普及,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企業和基金經理會作出漂綠行為,因此,深入分析投資組合的各項投資顯得更加關鍵。由於就ESG數據訂立的標準不多(即各家ESG數據供應商的計算方法均截然不同),令人甚難比較不同公司和基金,因此進行深入分析更不可或缺。
在十年前,ESG投資仍主要局限剔除投資於製造被視為危害社會的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雖然這項投資策略仍然發揮作用(見下文「負面篩選」),但時至今日,組合經理越來越主動,直接與公司進行互動,並投資於正面影響最顯著的公司。此舉並非只是把ESG因素整合至投資決策,而是積極鼓勵公司持續進行受託責任管理,藉此提高其可持續發展認證水平。
雖然幾乎所有ESG投資策略均旨在透過管理ESG風險和發掘ESG相關機會,以提供具競爭力的財務回報,但這些策略的執行方式存在重大差異。部份最常見的選擇包括:
投資範圍廣泛:常見的ESG投資方法
資料來源:宏利投資管理,2022年4月。
儘管以上選擇對ESG原則的承諾存在差異,但並非互相排斥,而且ESG投資策略可納入以上多個方法。
在過去數十年,ESG投資取得長足發展,並持續演變。雖然我們難以緊貼最新趨勢,但應緊記ESG投資的主要目標,是有助投資組合與一系列價值觀保持一致,而這些價值觀對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
亞洲銀行及其額外一級資本工具(AT1s)的投資前景
我們相信,比較環球同業而言,亞洲銀行別樹一幟及具備潛在有利條件,實力較強的地區額外一級資本發行人更可展現個別投資機會。
經歷首季業績和市場動盪後的美國地區性銀行前景
儘管近日出現銀行倒閉事件,但最新一輪季度盈利顯示,美國地區性銀行的日常業務營運大致如常。在今期投資通訊,我們將評估市場前景和後市波動展望。
聯儲局聲明解讀: 展示「鷹派暫停加息」立場
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展示鷹派暫停加息(hawkish pause)的立場。宏利投資管理維持基本預測不變,聯儲局料暫停加息至年底。
輕鬆駕馭波動市 善用平均成本法
面對波動市況,如投資者想減低波幅,參與具長線增長潛力的投資,或可考慮採取全自動的投資策略 ── 平均成本法。
Cash is king 「現金是王道」?
在市況波動和加息環境下,投資者很容易把儲蓄存入銀行以策安全。此舉不但可將損失資金的風險降至最低,亦可賺取較高的名義利率,似乎百利而無一害。 俗語有云:Cash is king「現金存款是王道」,事實又是否如此?
拆解投資迷思 應對波動市況
2022年股票、債券、主要非美元貨幣同時下跌,投資者的組合表現難免受拖累,並可能有一大堆關於回報及部署的疑問,我們就為大家拆解投資迷思,並提供一些應對波動市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