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2022
投資市場升跌原是無法避免,然而,亞洲股票1的歷史表現顯示,正數回報的年份數目仍佔多數 ── 正因如此,投資者應如何冷靜應對波動環境,駕馭市場的高低起伏?
投資市場出現波動屬正常現象,股票投資對升跌更為敏感。然而,部份投資者可能忽略了一項重要事實:歷史表現反映,股市錄得正回報的年份數目多於負回報。因此,了解市場心理 ── 即市場於任何特定時間出現的整體情緒或行為,將有助投資者洞悉投資世界的精妙之處。
下圖顯示,以MSCI明晟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為代表,1994-2021年(28個曆年)期間,亞洲股票錄得正回報的年份數目(17年)高於錄得負回報的年份數目(11年)。
市場起伏又如何?亞洲股票有12年出現年度回報升幅或跌幅超過20%。然而,即使市場波動,回報升幅超過20%的年份數目(9年)遠高於回報跌幅超過20%的年份數目(3年)。
如下圖所示,雖然市場波動無法避免,實現正回報的機會依然高於負回報機會。關鍵在於:投資者應如何冷靜應對市場動盪,並繼續保持投資?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數據截至2021年12月31日,總回報以美元計算。投資者不可直接投資於指數。過往表現並非日後表現的指標。
假設有兩名投資者,投資者A及投資者B,均於2011年12月31日投資10,000美元,其中50%為股票,50%為債券。
2017年,環球經濟向好,刺激亞洲股市全年升市。2017年底,投資者A並無再平衡調配至初期的比重,投資者B則檢視其投資組合,決定再平衡調配至初期的比重。
事件:2020年3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世衛)宣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於全球大流行,其後環球股市大幅下挫。
行動:為此,投資者A沽售所有股票及債券投資,投資者B則透過出售債券,以及買入股票,再一次重整其投資組合比重。
結果:2021年12月31日,投資者B的總回報率為+89.87%,幅度較投資者A(+34.04%)高出1.64倍。
下圖顯示在採用不同方法的情況下,兩者的投資表現有何不同。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截至2021年12月31日。總回報以美元計算。投資者不可直接投資於指數。過往表現並非日後表現的指標。
由此可見,就如透過定期驗身來找出健康問題,投資者應不時檢討其投資組合,進行再平衡調配,這重要一步能有助投資者在市場波動期間不會偏離正軌。相比立即套現,保持投資有望帶來更理想的結果。實際操作時,可能需要在市場升/跌後,調整投資組合中的某個範疇,使其比重不至高於或低於初期的配置比重。
1 亞洲股票指MSCI明晟亞洲(日本除外)指數。此指數於1993年9月30日推出。
2 股票 = MSCI明晟亞洲(日本除外)綜合總回報美元指數。
3 債券 = 50%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 50%滙豐亞洲當地債券指數(截至2012年12月31日)/Markit iBoxx亞洲當地債券指數(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4 現金 = 美元隔夜存款利率。
評估銀行業隱憂對亞洲區的擴散風險
數家歐美銀行近日陷入危機,觸發市場憂慮會否帶來擴散效應。究竟事件在多大程度上會影響亞洲經濟?我們在本文作出深入探討。
聯儲局3月議息會議前夕:三大問題
市場正憂慮金融體系內的壓力增加,會否蔓延並構成危機,因此正觀望聯儲局會否於3月份的議息會議中採取較溫和的立場。我們作出深入探討。
地區性銀行倒閉為投資者帶來的潛在風險與機遇
在短短數天時間內數家銀行倒閉,令美國監管機構推出非常性的措施,然而投資者仍然揣揣不安。進一步了解我們就這些事件如何影響銀行業前景的觀點。
分散投資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但「分散投資」 被視為接近 免費的午餐。分散的投資組合能夠優化長線回報,同時降低波幅,而資產配置是投資組合表現分歧的主因之一。
何謂ESG投資?
可持續發展與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已成為許多亞洲投資者日益看重的首要考慮因素。我們將解釋何謂ESG投資、其優劣及對投資者的意義。
ESG投資的五大好處
ESG投資的需求飆升,因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投資者均希望,他們的個人價值觀與理財目標保持一致。我們列出ESG投資的五項主要好處。